媒体报道

人物专访 | 卓鉥:深耕类器官技术赋能新药研发,以创新性探索打造优势与壁垒

2023.04.07

原文:河套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


    全球每年有近78万人死于胃癌,在全部胃癌患者中,有近一半的胃癌病人和新发胃癌病人在中国。胃癌是一种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全球范围内五年存活率小于 10%。其中,弥漫性胃癌(Diffuse Gastric Cancer,DGC)属于浸润性胃癌,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这种亚型恶性程度较高、病程短、发展快且预后较差,患者五年生存率低。由于胃癌在西方国家发病率不高,胃癌药物的研究进展总体滞后。

    希格生科是一家基于类器官疾病模型的癌症创新靶向药研发公司,利用接近病人基因组学特征的类器官疾病模型在药效评价及新靶点发现中的关键作用,结合AI人工智能筛选、合成和优化小分子化合物来开发first-in-class创新靶向药。目前公司具有三条药物管线,其中最快的一条管线针对弥漫性胃癌,将有望填补弥漫性胃癌治疗市场的空白。希格生科的疾病模型平台不仅服务于自身药物管线,也积极赋能大药企进行新药研发,助力更多创新药的诞生。本期专访希格生科(深圳)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生物部负责人卓鉥博士,一起来了解他与希格生科的成长故事及对公司、行业的成长愿景。

    人物简介:卓鉥,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博士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博士和博士后,上海市青年科技英才。现任类器官疾病模型+AI的癌症创新靶向药研发公司希格生科(深圳)有限公司研发副总裁、生物部负责人。卓鉥博士是肿瘤机制研究资深专家,擅长利用肿瘤细胞和动物模型以及类器官模型研究信号通路和泛素化在肝癌、乳腺癌、肾癌和前列腺癌中的调控研究,并以此为靶点开发小分子治疗药物。卓鉥博士已授权3项专利,申请2项专利,发表22篇论文,他的一作和通讯论文发表于Cell Discovery (IF:38.1)、Nature Communication (IF:17.7)、EMBO J (IF:14.1)等顶级期刊。


卓鉥博士接受采访

厚积薄发:在创业道路上毅然前进

     卓鉥加入希格生科的初心,是希望让无药可医的癌症患者重燃希望,填补癌症市场空白。卓鉥是希格生科核心团队成员之一,他曾是希格生科创始人兼CEO张海生博士的同班同学,毕业后他们志同道合,在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加入希格生科团队,共同致力于全球首款针对弥漫性胃癌小分子靶向药的研发。正如希格生科传达出的“希冀满怀,格物致知”愿景,他们从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出发,在抗肿瘤创新药研发的路上毅然前进。希格生科(深圳)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成立,落地深圳福田河套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

实现0的突破:以创新性探索打造优势与壁垒

    什么是类器官?类器官是由干细胞或者从病人身上提取的肿瘤组织在特定的3D体外微环境下自组织发育而来的、高度模拟体内真实器官特征的小型化的体外器官模型。因其可以在很大程度模拟目标组织或器官的遗传特征和表观特征,在器官发育、精准医疗、再生医学、药物筛选、基因编辑、疾病建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谈及希格生科在行业中的优势和亮点,他表示,希格生科作为国内首家结合类器官+AI来开发肿瘤靶向药的Biotech公司,利用类器官+AI的技术手段进行创新药的开发,是生物医药行业的一个创新型探索。这个模式的成功对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有非常大的意义。基于类器官进行疾病模型的造模技术以及基于对于不同肿瘤的致病机理的深刻的生物学理解,是希格生科在行业内最大的优势和壁垒。

做“身先士卒”典范:深耕类器官技术,弥补行业空白

    类器官平台在新药研发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卓鉥认为,目前类器官为整个新药研发提供了新靶点发现以及药效评估更接近临床病人真实反应这两个巨大优势,将提高早期药物研发在临床二期的成功率。但类器官从基础实验室到产业界的研发仍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还有不少问题急需解决。如类器官的技术稳定性、体系的标准化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这些现存问题得到突破改进以后,类器官对于新药的推动作用会更明显。从长远来看,卓鉥表示,类器官后期衍生出的类器官芯片、类器官组成的微生理系统等技术及在药代,毒理评价上的作用,是类器官后期具有非常大想象空间的领域。在目前全球限制动物实验的环境下,类器官是一个最好的技术替代手段,而这也是他对类器官应用前景的期待。

    接下来,希格生科将继续深耕类器官技术,推动类器官技术在新药研发的应用。卓鉥希望,希格生科能够作为身先士卒的范例,利用类器官+AI技术为目前市场上无药可治的肿瘤开发一些新药,突破行业的空白,这种利用类器官+AI的创新药研发模式得到普及,势必会推动国内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而对公司发展而言,这将更可能造就希格生科在行业内先进的地位,而药物线管和平台发展的成功也能够推动希格生科从一个Biotech公司成长为Biopharma公司。

顺势而行:借生物医药环境“东风”快速成长

    卓鉥认为,目前深圳市对生物医药产业的规划、布局及投入是有目共睹、不遗余力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地区生物医药行业起步晚这一劣势。良好的行业环境及条件为企业的落地生根、迅速发展提供沃土。平台上,深圳资助了一系列生物医药平台建设,基金补贴上,深圳政府在引导基金及资本的投入较大,从政策方面看,深圳的人才、企业落地优惠政策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深圳生物医药行业企业的发展。据他介绍,希格生科去年申请了人才政策,这对企业人才落地和引进提供了便利和条件。目前,希格生科也获得了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重大公共服务平台和核心技术攻关专项资助,资助项目恰好是全球首个弥漫性胃癌靶向药的管线项目,这对其向临床和市场推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政府资助,也利于企业被资本市场广泛认可。

企业落地园区:主观与客观的双重选择

     据卓鉥分享,希格生科(深圳)有限公司选址河套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园区位于河套深港创新技术合作开发区,接壤香港与深圳,具备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二是良好生物医药生态圈的形成。目前园区引进了晶泰科技、联影等生物医药企业,这对生物医药企业间的合作交流提供了时间、空间上的便利。三是政策支持,深圳市福田区对河套片区的政策支持对企业早期发展及后期产业规划提供了巨大帮助。河套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入驻及拟入驻企业近20家,涵盖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科技三大产业,聚焦生物医药产业,突出人工智能AI+药物研发特色,基本形成了医药研发服务、医疗仪器设备研制、医疗检测检验的产业全链条,致力于打造成为国际领先,“专业、安全、高效”的国际生物医药产业标杆园区及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物医药产业园。

    河套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在场地的迅速建设、相关团队的引进、生物设施匹配、外部政府对接及生态圈的打造上,为园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支撑。不过,目前产业园入驻企业尚未饱和,基础设施有待完善,是园区仍需发力的地方。从生物医药产业国际化的角度看,卓鉥建议,产业园若能够真正实现对境外和香港的开放和流通,才可推动企业在国际合作、设备进出口上的畅通无阻,从而进一步实现或加强企业的国际化推进和人才交流。

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园二期